不能忘却的记忆:中原大地的抗战史诗
发布时间:2025/8/23 11:35:20 作者:转载于:河南日报
河南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
中原儿女在党的领导下
执戈御辱、坚守河山、血战到底、收复失地
书写了不能忘却的雄壮史诗
河南战略地位突出
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同时浴血奋战
罄河南之所有、尽贡献于国家
出粮数量全国第一、出兵数量全国第二
河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
先后抗击和牵制20余万日伪军
对日伪军作战1万余次
攻克县城40余座
收复国土10多万平方公里
解放人口2000余万
为全国抗战大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战略支撑
方寸黄土间,尽刻壮烈坚韧
万里山河处,皆浸悲壮热血
河南人民
战得英勇、战得激烈
局部抗战时期的河南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的旗帜
9月下旬
中共河南省委发出紧急通告
在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和影响下
河南各界人士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浪潮
1931年9月27日
开封多所中等以上学校师生集会
成立反日救国联合会(后改为抗日救国联合会)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
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
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北上
一路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
河南青年学生以请愿、游行、卧轨等形式
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壮举
开封女中学生救国会在开封火车站请愿
1937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河南省委
指定由朱理治负责
毛泽东指出:
这个工作区域很重要
今后将是抗战的重要战略区域
全民族抗战在河南展开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
次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河南省委于9月成立后
立即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积极宣传和组织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省委机关刊物《风雨》周刊
连续刊载抗日救亡文章
1938年3月8日
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危拱之组建开封孩子剧团
宣传抗日救亡
然而
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
豫北、豫东地区相继沦陷
为阻敌西进
1938年6月9日
国民党当局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
豫皖苏3省44县广大地区沦为泽国
形成连年灾荒的黄泛区
花园口决堤后黄泛区的凄惨景象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根据中央指示
八路军、新四军主力相继挺进敌后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建立晋冀豫、晋豫边、冀鲁豫、豫皖苏、豫鄂边
5块抗日根据地
1937年10月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和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
相继由正太铁路南下
依托太行、太岳山脉
创建晋冀豫(太行)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向太行山区挺进
1938年4月
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成立
不久改称晋豫边游击支队
唐天际任司令员
在晋豫边区打击日伪军
受到朱德总司令传令嘉奖
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的部分人员合影
至1939年年初
晋豫边民众抗日武装多达12万人
逐步形成了以河南济源和山西阳城为中心的
晋豫边抗日根据地
1939年3月
杨得志奉命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一部
到达直南、豫北地区
整编成立八路军冀鲁豫支队
1940年4月
冀鲁豫区党委、冀鲁豫军区成立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初步建成
冀鲁豫边区发展变化示意图(1940年4月—1945年5月)
1938年9月30日
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从竹沟出发东进
拉开了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彭雪枫
10月,新四军游击支队与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先遣大队在西华县杜岗会师
整编为新的新四军游击支队
彭雪枫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
1939年1月,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
由竹沟南下与信阳挺进队会合
11月中旬,新的中共豫鄂边区党委成立
郑位三任书记、陈少敏任副书记、李先念任军事部部长
左起依次为陈少敏、郑位三、李先念
1940年1月
豫鄂挺进纵队正式成立
司令员李先念,政委朱理治
左起依次是陈少敏、郑绍文、朱理治、李先念、刘少卿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河南确山竹沟
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
刘少奇任书记
1938年11月28日
刘少奇到达河南渑池
在渑池撰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
演讲提纲和部分初稿
1939年1月28日
刘少奇抵达中原局所在地竹沟
在竹沟运筹帷幄倾力指导中原抗战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3年秋,豫北军民率先出击
发起卫南、林南战役
揭开了中国战场对日战略反攻的序幕
其中,林南战役共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
是太行山上三年来继百团大战之后最大的一役
1944年4月18日,豫湘桂战役爆发
国民党军全面溃败
河南全境基本沦陷
为解民倒悬,救民水火
中共中央作出发展河南,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
太行区党委、军区组建豫西抗日先遣支队
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
9月6日
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在林县郭家园誓师南下
挺进豫西
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部分团以上干部在林县郭家园出发前合影
1944年10月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
戴季英任区党委书记和军区、抗日军政委
王树声任军区、抗日军司令员
1945年2月
王树声、戴季英率部进入豫西地区
成立第一至第六地委、专署
正式建立河南军区第一至第六军分区
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这是中央直接领导的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
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1944年8月
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四师奉命西征
恢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
9月11日
彭雪枫在抗日前线指挥作战时壮烈殉国
年仅37岁
八路军不断发起攻势作战
相继发动道清战役、第二次豫北战役
南乐战役和安阳战役等战役
取得一系列重要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在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
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
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八十年硝烟散尽,山河已无恙
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
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的伟大抗战精神
如不熄的火炬
终将引领每一位中原儿女砥砺前行
分享到: |